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随着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化,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作为以“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为目标的内部审计,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如果仅局限于开展传统的“查错防弊”审计,就已经不能适应组织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必须加快转型与发展,加快与国际先进内部审计理念和方法的接轨,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促进经济增长质量上,真正关注管理和效益,才能通过开展对组织经营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事项的监督和评价,积极为改善组织运营、防范组织风险、提高组织增长质量与效益发挥应有作用,从而从微观到宏观上促进整个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共同肩负起“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与使命。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审计工作实践,浅谈一下对内部审计如何有效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与思考。
一、切实转变内部审计理念,加快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 思想引导行动。
内部审计作为组织内部治理的重要手段,是对组织管理活动的再管理,是对组织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是增值型审计,因此,内部审计要顺应发展大势,做好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文章,就必须首先要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冲破狭隘审计观的束缚,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从查错纠弊向以防范风险、促进规范、注重长效的监督与服务并举型审计转变,坚持把查处问题与促进改革、完善制度、优化管理、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注重促进组织不断增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意识,从而在促进组织自身不断实现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促进和服务于整个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要实现从“查错纠弊”观念向“管理+效益”审计理念的转变 内部审计工作关注的重点不仅是要维护组织现有的利益,而且要创造组织更多未来的利益,因此,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自觉树立管理审计理念和效益审计理念。目前,我国大部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往往将工作精力放在查错纠弊上,其主要工作都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组织管理控制和整个系统运行领域。但是,要想从根本上杜绝舞弊行为和组织运营风险的发生,就必须从促进组织完善和优化内控管理着手,注重开展制度基础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努力在促进组织内部控制建设上下功夫。通过审计发现组织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实际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议,最终实现促进组织内部控制系统得到加强和优化的目标,从而为促进改善组织运营、提升组织管理质量和提高组织增长效益发挥应有作用,进而实现内部审计价值的最大化。 (二)要实现从“监督者”向“控制者”的转变 内部审计是组织加强和优化内控管理的重要环节,内部审计在组织内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向管理层负责并报告工作,是管理层实施管理控制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积极转换角色,树立内部审计是控制系统的理念,积极从传统的“监督者”的角色向更高层次的“控制者”的角色转变。唯有从管理层的视角和高度出发,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有效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层次和价值。内部审计作为一个组织管理控制的扩展,应把确保系统正常运转、实现组织发展目标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内部审计才能最终脱离狭隘的监督者角色,在组织全面管理和整个系统运行中实现更高的价值,更好地促进组织不断实现自我革新与发展。 (三)要实现由“传统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的转变 内部审计要切实保证组织健康运行与发展,及早感知和发现系统运行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是关键。随着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内部审计的方式、方法和重点也应随之变化,因此,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要尽快实现由关注“控制”向关注“风险”的转变。现代内部审计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之外,更要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组织治理结构。现代组织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已成为关键流程,促使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不再是测试控制,而是确认风险及测试管理风险的方法。在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中,控制仍然重要,但分析、确认、揭示关键性的管理控制风险,才是内部审计应着力关注的焦点。从当前情况看,我国的风险导向审计尚未得到广泛的开展,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从强调确认和测试控制的完整性,逐步转向强调确认和测试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理,从传统的强调关注风险因素,逐步转向关注情景规划。同时,内向型管理审计的建议应不再仅是强化控制、提高控制效率和效果,而应该是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的有效化,提高组织的整体管理效率和效果,有效防止和防范风险的产生,从而达到为高效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最终目的,在促进组织高效健康运行的前提下,从更高层次上实现促进和服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目标。
二、切实突出内部审计着力点,确保内部审计职能作用充分发挥
内部审计要切实发挥好在促进和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就必须立足内部审计的本质和职能,明确自己有效发挥作用的途径和着力点。 (一)要着力发挥内部审计的“预防”功能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要不断增强做好审计工作的主动性、超前性和前瞻性,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注重发挥预警防范功能,是内部审计发挥促进和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用的基本要求。内部审计工作的着眼点应逐步实现从微观审计向宏观审计的转变,由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绩效审计的转变,从监督型审计向监督与服务并举型审计的转变,从事后审计向事中审计、事前审计的转变,从以“查错纠弊”为主向以“保健预防”为目标的转变,通过这些转变及早预知风险、感知风险,提前抵御“病害”,对那些可能对组织正常运行产生危害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作出及时判断,并在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信息,促进管理层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以达到消除风险、清除隐患、堵塞漏洞、优化管理的目的,从而保证组织管理控制和运行系统的及时自我修复和健康运行,有效发挥好预警防范作用和免疫功能,推进组织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不断完善。 (二)要着力发挥内部审计的“制约”功能 组织管理层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结果的利用,切实加大对审计查出和发现问题的处理处罚和责任追究力度,及时有效地整治和处理审计发现的问题,保证审计的震慑和制约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内部审计发挥促进和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用的基本保障。内部审计作为组织强化和优化自身内部监督与管理的重要手段,存在本身就是对违规违纪违法等舞弊行为的一种威慑,使妄图舞弊者顾虑到被审计发现的几率和舞弊的成本,不敢轻举妄动,从而限制、减少舞弊行为的发生,起到“制约”的作用。因此,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要敢于揭露和如实向管理层反馈发现的舞弊行为和问题,要敢于坚持原则建议管理层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组织内部规章制度,对舞弊者及时严肃地作出应有的处理与惩戒,树立和维护内部审计的权威,确保审计震慑性和制约性功能的发挥,从而保障组织的健康高质运行。 (三)要着力发挥内部审计的“修补”功能 查错纠弊是审计的基本职责,通过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纠正问题、解决问题,坚持把查处问题与促进改革、完善制度、优化管理结合起来,是内部审计发挥促进和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用的基本途径。因此,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于审计发现的典型问题,不仅要查深查透,全面揭露组织内部管理控制和运行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重大管理漏洞,严肃处理发现的违规违法等舞弊行为,更要深入分析、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和症结,从完善体制机制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组织有针对性地建立起问题长效整改机制,完善和优化内部控制,保证整个系统的健康高效运行。 (四)要着力发挥内部审计的“建设”功能 审计建设性功能的有效发挥,是内部审计发挥促进和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用的重要途径。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发挥,需要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从以批判为主的监督者观念向以促进发展、完善、优化为目标的建设者观念转变。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不能就审计论审计,而是要着眼全局,积极主动地从查错纠弊向以督促整改、促进规范、实现长远发展的监督与服务并重型审计理念转变,坚持把审计工作重心放在推进组织深化变革和高质量发展上来,并有意识地侧重其促进和建设性功能的发挥。因此,内部审计工作要不仅仅局限于“救火”,更重要的是力促“切断火源”防患于未然,从完善机制、体制和制度层面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研究,并积极寻求从源头上和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从报告使用者的角度,从决策者的层面提出富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切实提升审计工作的前瞻性和审计成果的层次与质量,及时为管理层加强和优化管理控制提供高质量的决策依据和对策,有效促进组织优化发展目标、完善管理控制制度和运行系统,使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确保内部审计在促进和服务组织深化改革与发展中应有作用的发挥。
总之,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积极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创新与转型,是保证内部审计更好发挥促进和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只有内部审计自觉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变化的要求,科学充分地发挥自身职能,实现最佳审计目标,保证各个组织自身的高质高效运转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才能推进和服务于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为保障和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网站标识码:3501000024 闽ICP备2023012517号-1 闽公网安备 35010402350540号
版权所有:福州市审计局联系电话:0591-83367954
主办单位:福州市审计局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