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是公立医院强化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近期,福州市长乐区审计局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强预警、防风险”重要作用,在福州市长乐区人民医院原院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以“监督+指导”助力医院健全内审机构,引导实现“业审融合”筑牢医院风险防控第一道防线。
优化机构设置,助力医院内审人才培育。审计组把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的必审内容,注重对内部审计业务指导和监督,引导医院内审室参与固定资产盘点、医用器械收费事项核查等工作。目前,区人民医院出台《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制度》,成立医院内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内审工作办公室并配备专人从事内审日常事务。
强化现场指导,增强医院风险管理控制。审计组以风险揭示为导向,针对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多为临床人员转任等特点,“穿透式”核查梳理工程建设、财经报销、医用器械二级仓库管理等关键环节,现场指导医院内审、内控等科室协同研讨分析,对医院内部控制测试评价进行评估,指出医院后勤管理招标采购不规范等48处风险薄弱点。医院内审室积极参与制度建设,助力医院出台或完善《医院内部控制规范》等制度26项,以审计力促行为规范,增强医院风险管理控制。
注重“业审融合”,筑牢医院“自我监管”屏障。审计组将实现“业审融合”作为筑牢风险管控的关键环节,指导内审机构向医疗收入、医保监管等领域拓展,主动分享耗材管理系统耗材使用核查、不合理诊疗等计算机审计方法,将内部审计活动与医疗业务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医院将内审室列为二级仓库盘库工作小组成员,协同参与全院41个二级仓库盘点核查规范耗材验收程序,在医院经济合同履约的跟踪和监督,规范医用器械收费项目设置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增强医院合规运营的“内生免疫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